義龍新區“四舉措”推動鄉村環境綜合整治
近年來,義龍新區聚焦打贏“鄉村環境整治”保衛戰,著力清除鄉村污水治理“淤點”、疏通鄉村垃圾處理“堵點”、破解鄉村飲水保護“難點”、去除鄉村畜禽污染“痛點”,推動鄉村環境綜合整治見成效,人居環境質量不斷提升。
清除鄉村污水治理“淤點”。積極謀劃鄉村污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申報獲取中央、省級專項資金支持,開展生活污水治理項目建設、管理、村內水塘清理、溝渠疏通、農村廁所革命和農村污水系統運行維護。目前,爭取得萬屯鎮海豐村、魯屯鎮章磨村等7個農村污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資金1400萬元,項目正有序推進。在全區阿紅村、全心村、安叉村等9個行政村建成40套農村生活污水收集治理設施,處理量達836噸/日。清理村內水塘496口個;清理村內溝渠738.73公里,完成農用衛生廁所建設305戶,公廁建設5座,完成樓納、科汪、納西農村污水系統工程修復維護工作。
疏通鄉村垃圾處理“堵點”。堅持規劃先行,因村制宜,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建設,實施村莊清潔行動,采取“村收集、鎮轉運、區處理”模式,生活垃圾統一送至粵豐環保垃圾發電廠進行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目前,全區建成10座垃圾轉運站并投入使用,保障鄉鎮(街道)各1座,配備環衛車輛254輛,投放農村各類垃圾收集設施約3782個,實現行政村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全覆蓋,覆蓋率達100%。清理農村生活垃圾5411.02噸,做到應收盡收、日產日清。粵豐環保垃圾發電廠處理城鄉生活垃圾43多萬噸/年,向南方電網輸送1.5億度清潔電能,節約6萬噸標準煤,減少污染排放40800噸碳,117750噸二氧化碳,為“雙碳”戰略目標作貢獻。
破解鄉村飲水保護“難點”。制定《義龍新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全面排查工作方案》,搭建水源地監管聯合執法機制,加大對全區千人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大排查、大整治,采取“一水源、一方案”方式實施精準有效保護和整治措施,推動水源地保護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目前,組織生態環境分局、農林水務和移民局、綜合執法局等部門開展聯動執法50人次,發現隱患27條,均已整改到位,立案查處1家。投入18284.74萬元對圍山湖、柘侖水庫等千人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開展整治,建成防撞墻及玻璃墻700余米,蓋板式邊溝2788余米,雙邊剌鐵絲圍欄259000余米,應急池8套,界碑界樁安裝464個。全區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均達地表水、地下水Ш類以上標準,水質達標率100%。
去除鄉村畜禽污染“痛點”。加強農林水務和移民局、生態環境分局等部門聯動,采取多項措施強化養殖污染治理,對轄區28家規模以上畜禽養殖場糞污綜合利用情況、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情況等進行摸底排查。督促各養殖場推行“發酵床”養殖、沼液深度濃縮和有機肥制造等技術落實畜禽糞污無害化處置,嚴防畜禽養殖場偷排、漏排和超標超量排放,促進畜禽養殖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和諧統一。目前,全區累計清理農村畜禽養殖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872.53噸,全區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70%以上,無害化處理率90%,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裝備配套率達到100%。
(邰貴林)
責編:王湛
頻道推薦
平臺矩陣
會員登陸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