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義市多措并舉抓實養老服務工作顯實效
近年來,興義市認真貫徹落實《貴州省養老服務條例》,通過了省人大常委會對《貴州省養老服務條例》貫徹落實情況的驗收,以及民政部對貫徹落實全國第五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項目的驗收。被省民政廳命名為“示范健康養老產業集聚區”,被中國氣象學會授予“黔西南•中國四季康養之都”稱號。獲省衛生健康委命名為“貴州省醫養結合示范縣”稱號,多次被國家、省確定為觀摩點、試點。在具體工作實踐中,興義市多措并舉抓實養老服務工作,確保此項工作開展取得實效。
養老服務制度、體系建設逐步完善。興義市養老服務規劃、政策等制度建設以省、州為參考,不斷加強推進。根據省、州“十四五”民政事業規劃,《興義市(義龍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等,科學編制《興義市(義龍新區)“十四五”社會保障和民政事業發展規劃》。提出打造“四季康養(養老)之都”的服務目標,就養老建設運營管理、醫養結合、護理人員培訓、提質改造、購買服務、新建住宅區“四同步”配套養老服務設施等方面出臺綜合監管意見、養老服務清單、聯席會議制度等利好政策。
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從無到有。推進全國第五批居家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建設,以購買服務形式引進北京國有公司在興義市成立貴州國錄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在黃草街道、桔山街道、木隴街道、豐都街道(永安社區)、馬嶺街道(思源社區、龍勝社區)灑金街道(南興社區、栗坪社區)等地對60周歲以上低收入的失能老年人開展居家上門護理服務。服務內容包括身體能力評估、居家上門護理(含心理慰藉)、輔助器具租售、家庭適老化改造、失能失智預防、賦能訓練、社區助老餐廳等。通過與國有企業陽光集團合作,提質改造市體育館三樓、四樓養老場所,在興義市體育中心的靈素醫院內設置養老機構,在醫療機構發展養老服務,為老年人提供“六位一體”的嵌入式綜合養老服務,真正實現醫養結合的嵌入式養老服務。為周邊老人提供住宿、全日照料、膳食供應、日間休息、文化娛樂、保健康復、上門服務、心理慰藉、輔具租賃等養老服務。根據其地理位置輻射范圍廣、交通便利等優勢,打造十五分鐘城市居家養老服務圈。
基本養老服務從有到強。興義市建立了低收入高齡老年人津貼和困難高齡失能老年人補貼制度,下發了《興義市低收入老年人高齡津貼困難補貼工作規程(試行)》《興義市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老年人補貼制度實施方案》,把黨和政府的溫暖及時有效送到對象手中。完善特困老年人救助供養、臨時救助制度。興義市高齡津貼、失能補貼分別于2014年、2016年開始實施。每月審核時以上月度的數據為基礎,做到及時、準確、全面,不錯、不漏、不重。在貴州省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工作中,興義市安佳老年養護院經省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委員會審核表決,現獲批“貴州省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四級”榮譽稱號。
智慧化養老初具雛形。爭取世行項目對則戎敬老院進行智慧化改造,引入康添添智慧康養線上平臺,通過跨終端的數據互聯及同步,實現老人與子女、服務機構、醫護人員的信息交互,對老人的身體狀態,安全情況和日常活動進行有效監控,及時滿足老人在生活、健康、安全、娛樂等各方面的需求。下一步將以則戎智慧化新型養老服務中心為據點,打造覆蓋全市的網上云信息數據庫、線上預約服務平臺,充分發揮“互聯網+醫療”的獨特優勢,實現老人專屬健康檔案與社區衛生工作站、所在轄區定點醫療機構等數據信息共享,為老年人提供高效、便捷、舒心的服務。
養老服務力量逐漸壯大。興義市堅持“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城鄉全覆蓋”的基本原則,鼓勵社會組織參與養老事業,全面落實養老備案制度。引進上海和佑、北京華錄等養老服務品牌企業,培育安佳、國錄、德心園、萬峰道等本土品牌,激發養老服務市場活力。通過養老服務專業人才補貼、職業技術等級補貼等提高護理員工資待遇,保障人才的穩定性。與職業院校合作培育、儲備護理人才,多部門聯合開展護理職業技能培訓、競賽等提升養老服務隊伍專業能力。
(李杰)
責編:王湛
頻道推薦
平臺矩陣
會員登陸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