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上半年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向好
盛夏的黔西南,產業園區機器轟鳴不停,重點項目建設現場熱潮涌動,市場主體活力競相迸發。這幅忙碌有序的圖景,正是全州上半年緊扣“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精準發力,推動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生動寫照。
7月29日,全州半年經濟工作會議傳來振奮消息:上半年,黔西南州地區生產總值完成729.54億元,同比增長5.6%,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3個百分點,連續兩個季度穩居全省第二位,順利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目標。
工業是經濟的“壓艙石”。上半年,黔西南州錨定“提振煤電根基、鞏固黃金優勢、建強鋁業鏈條、穩住新能源電池材料陣地、做優特色輕工品牌”的工作思路,推動工業經濟多點突破、韌性持續增強,以實打實的增長為全州發展注入“硬核動力”。
煤炭產業作為能源根基,上半年呈現“穩中有升”的良好態勢。興義市朝陽煤礦建成投產,成為區域能源供應的“新引擎”。走進礦區,智能化綜采設備有序運轉,井下數據實時傳輸至調度中心,科學的開采流程讓這座新礦快速釋放產能。
“從開工建設到正式投產,該煤礦不僅穩穩保障了本地電煤供應,還通過鐵路專線將能源輸送到云南、廣西等地。”州能源局有關負責同志介紹,先進設備的投入讓資源回采效率大幅提升,在提高生產效能的同時,也有效降低了能耗,實現了效益與環保的協同發展。
電力生產的“后勁”更足。在普安縣新店鎮雨核村,連片的光伏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光伏板下種植的辣椒、中藥材長勢正旺,這是新店席草沖風光火儲一體化農業光伏電站的生動場景。該項目與樓下金竹坪項目同步并網發電,不僅規模可觀,年發電量也十分突出,為當地電力供應注入了強勁動力。
“光伏板上發電、板下耕種,既解決了荒坡利用問題,又讓村集體穩定增收。”中電(普安)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項目負責人說,通過“風光發電+火電調峰+儲能緩沖”的多能互補模式,電力輸出穩定性大幅提升,不僅為民生用電提供了可靠保障,還滿足了周邊工業園區的用電需求,推動新能源與農業實現“雙贏”。
鋁及鋁加工產業的“穩增”態勢同樣亮眼。在興仁市巴鈴經濟開發區創興新材的車間里,滾燙的鋁水經過軋制、退火等工序,變成厚度僅0.03毫米的鋁箔,即將發往長三角的新能源電池企業。
“上半年產量穩步增長,高端鋁箔產品占比持續提升,訂單已排至三季度末。”該企業生產總監介紹,依托自主研發的“超薄鋁箔軋制技術”,產品精度已達到行業領先水平,成功打入新能源汽車電池包裝、高端食品包裝等細分市場。
不遠處的欣達鋁業則深耕建筑鋁型材深加工領域,通過引入智能化噴涂生產線,產品合格率大幅提升,上半年出口額保持增長態勢,產品遠銷東南亞、中東等地區。
貴金屬產業的鏈條愈發完善。在貞豐縣,紫金、錦豐等金礦企業開足馬力生產,通過優化選礦工藝,黃金回收率顯著提升,確保原礦穩定供應。在興義市產業鏈下游,貴州黔昆貴金屬科技有限公司、貴州金鑫冶煉有限公司兩家企業成功“上規入庫”,成為產業升級的關鍵一環。
在貴州黔昆貴金屬科技有限公司的精煉車間里,經過多道提純工序,黃金純度達到極高水準,制成的金錠將用于電子芯片、航空航天等領域;貴州金鑫冶煉有限公司則聚焦“變廢為寶”,從金礦伴生礦中提取銀、銅、鉛等金屬,大幅提升了資源綜合利用率,為企業帶來了可觀的產值增長。
軋鋼與水泥行業的“穩健”發展,為基建與工業領域提供了堅實支撐。貴州聚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通過改造高爐熱風爐系統,噸鋼能耗顯著降低;貴州興義西南水泥有限公司則在政策引導下精準“去庫存”,通過與房地產項目、農村危房改造工程簽訂直供協議,縮短流通環節的同時,有效提升了產品附加值。
項目是投資的載體,更是發展的后勁。上半年,黔西南州聚焦工業升級、基礎設施、民生改善三大領域,推動一批重點項目加速落地,以有效投資的“穩增長”,為經濟發展蓄能增勢。
工業投資項目的扎實推進,為產業升級埋下“伏筆”。冊亨烏江水電風光互補項目推進勢頭良好,項目依托南盤江流域充沛的水能資源,同步規劃建設風電與光伏配套工程,構建起“水風光”多能互補的清潔能源體系。投產后,將為冊亨、望謨等縣的工業集中區持續輸送穩定綠電,為區域產業綠色轉型注入持久動力。
基礎設施項目“打通脈絡”,讓區域協同更高效。六枝至安龍高速、納雍至晴隆高速的建成通車,成為串聯黔西南與周邊地區的“黃金通道”。
在六枝至安龍高速的安龍北收費站,貨車司機王師傅算了一筆賬:“以前走老路拉煤到安龍,要繞30多公里,現在全程高速,2小時就能到,油費、過路費加起來一趟能省200多塊,每月還能多跑兩趟。”
民生領域項目“溫暖民心”,讓發展成果更可及。目前,州中醫醫院、州醫院改擴建及傳染病醫院項目已完成95%的工程量,門診樓、住院部的主體結構已封頂,工人正在進行內部裝修和醫療設備安裝。
“新院區床位將從800張增加到1500張,還將新增3間負壓手術室、1個標準化PCR實驗室。”州衛生健康局有關負責同志透露,項目投用后,傳染病篩查能力將提升3倍,中西醫結合診療科室從12個增加到20個,能更好滿足群眾“就近看好病”的需求。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軟實力”,更是“硬支撐”。上半年,黔西南州以“貴人服務”品牌為引領,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用一系列務實舉措為市場主體紓困賦能,讓企業發展更安心、更舒心。
流程優化“減環節”,讓企業“少跑腿”。在州政務服務中心,“企業開辦一窗通”專區里,工作人員正為貴州臻鋁新材料有限公司辦理手續。“從提交材料到拿到營業執照、公章,全程特別快。”這家新注冊的鋁加工企業負責人滿是感慨。
今年以來,黔西南州持續優化審批服務,大幅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和工業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限,積極推行“并聯審批”“容缺受理”等舉措,上半年通過高效審批服務,為眾多項目節省了大量時間,切實提升了政務服務效率,讓企業辦事更便捷、更省心。
從產業升級到項目落地,從營商環境優化到民生福祉增進,今年上半年,黔西南州正以“穩”的底色、“進”的態勢,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篤定前行。
來源:黔西南日報 作者:韋歡
頻道推薦
平臺矩陣
會員登陸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