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四季的“糧”辰美“警”
近年來,黔西南公安緊盯果蔬種植與成熟季節性特點及農戶可能遇到的問題,不斷探索實施田間地頭的守護模式,健全涉農涉耕違法犯罪打防管控措施,全方位保障糧食安全、多元化解矛盾糾紛、零距離服務群眾,全力守好農民的“糧袋子”。

春耕——全力打假護農
春耕時節,種子、農藥、化肥等農資產品進入購銷旺季,也是假冒偽劣農資混入市場的高峰期。
黔西南公安主動會同農業農村、市場監管等有關部門成立聯合執法組,到興義市木賈商貿城、東站農資市場開展檢查,重點對農資產品的進貨渠道、生產日期、登記備案等情況進行檢查核對,從經營戶進貨源頭上嚴把質量關,切實保護轄區群眾的合法利益。
“我們緊扣春耕生產特點,各縣市公安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在保農、護農、利農上下功夫,今年春耕期間未發現假冒偽劣農資產品流入市場。”黔西南州公安局生態環保專班負責民警左波說。
此外,春耕期間農用車輛出行增多,各派出所協同交警部門到田間地頭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向村民講解非法載人、超員超載等交通違法行為的危害,引導駕乘人員養成良好的出行習慣。
微風吹拂下,漫山的綠隨風搖曳,與公安流動的“藏藍”交相輝映,勾勒出一幅“不似春光勝似春光”的美麗畫卷。
夏忙——化解涉農糾紛
“就是你挪了石頭的位置,想多占我家地。”“話不要說這么難聽,我要你那點破地方栽什么……”7月,家住普安縣青山鎮歹蘇村的唐某兩兄弟因土地界線不明吵得不可開交。
民警趕到后,組織協商、重新劃分土地分界線,雙方才停止爭吵。“耕地矛盾糾紛涉及農民切身利益,早期土地劃分不清、地標消失等情況都會引起糾紛。”青山派出所社區民警陳金說,全天“泡”在社區、村寨里,像這樣的矛盾糾紛,經常能做到早發現、早調處。
“我們聚焦突出的‘耕地矛盾’,按照‘全覆蓋、無疏漏’的原則,與村兩委干部、德高望重的寨老一起深入田間地頭,及時排查、受理、調解因耕地、宅基地和牲畜飼養等引發的涉農糾紛。”青山派出所所長陳陟凌介紹,涉及專業知識領域、案件復雜、爭議較大的矛盾糾紛,派出所會結合“公安+司法+信訪等”進行綜合調處。
充分發揮“一村一輔警”作用,青山派出所還積極擴展信息收集渠道,實時掌握矛盾糾紛情況,最大限度讓“矛盾不出地,糾紛不發芽”。
秋收——解決群眾難題
“今年蘋果全都賣出去了,真是多虧了你們。”近日,家住興義市白碗窯鎮的馮先生將一面印有“警民一家 魚水情深”的錦旗送至派出所表示感謝。
原來,馮先生三年前開始種植蘋果,2023年秋季陸續掛果,由于缺乏管理經驗,成熟的蘋果中間全被蟲子咬壞。眼看400余畝蘋果全爛在地里,馮先生一籌莫展,只得到派出所尋求幫助。
白碗窯派出所所長毛繼昊了解情況后,主動聯系農業農村局的專家到現場為馮先生提供種植技術的指導,根據蘋果生長狀態提出改良方法。今年秋季,馮先生種植的蘋果迎來大豐收,不僅沒有壞果,而且個個紅彤彤,掛滿枝頭,馮先生高興極了。
“我們轄區多以種植蘋果、冬瓜、辣椒、蔬菜等為主,群眾遇到困難,我們都會及時為其提供幫助。”毛繼昊說,看到村民有個好收成,他也很滿足。
針對秋收季節農村地區易發生交通事故的情況,白碗窯派出所還聯合交警大隊對轄區農用車輛開展全方位摸排管控,嚴查酒駕醉駕、農用車輛違法載人、超員超速等各類交通違法行為。
冬藏——守好農戶錢袋
“警察同志,我放在門口的打田機不見了……”12月2日,接到安龍縣招堤街道辦海莊村的張某報案,民警鄧淇元立即開展研判。7小時后,在銅鼓井村找到打田機,并抓獲2名犯罪嫌疑人。
“羅奶奶,耽誤您幾分鐘,農用機用完記得收回家,前天張某家的打田機才被找回來。還有這是反詐宣傳手冊,一定要給家里的年輕人看,可不能讓騙子騙走咱們的辛苦錢。”為了幫助農戶守好“錢袋子”,安龍縣公安局招堤派出所民警走進田間地頭進行宣傳,提高群眾防盜、防騙意識。
“曉得的!不聽不信不轉賬,有錢就揣包包頭,你們經常都在講,我肯定不會被騙。”海莊村正采摘豌豆尖的羅奶奶笑著回道。
冬季,農村粉草機、打田機、玉米脫粒機進入作業高峰。許多農戶為了方便使用,會把農用機器擺放在家門口,有被盜的可能。
招堤派出所針對這一情況開展“巡邏保糧”工作,以“包村民警+警務助理+治安積極分子”為主要力量,組織開展巡邏,打擊盜竊糧食、農用機器等違法犯罪行為,全力守好群眾的“錢袋子”。
(張琪薰)
編輯:江林
頻道推薦
平臺矩陣
會員登陸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