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黔西南州委 黔西南州人民政府 脫貧攻堅戰區第三號令
2016年11月14日 14:07:16來源:黔西南日報 作者: 中共黔西南州委 黔西南州人民政府
州脫貧攻堅指揮部,各戰區,各縣(市)、義龍試驗區,州直各部門:
7月25日以來,全州各戰區、各級各部門按照州委、州政府脫貧攻堅戰區第二號令部署,緊緊圍繞易地扶貧搬遷這個重中之重,干部群眾凝心聚力,州、縣、鄉、村聯合作戰,政府、企業、搬遷戶和社會中介四方共同發力,全力以赴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扎實有效推進。特別是我州堅持問題導向推進易地扶貧搬遷的工作思路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汪洋副總理作出了“探索有深度、思索十分有益”的重要批示,給予我們極大的鼓勵,更加激發了全州上下打贏脫貧攻堅戰、抓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信心決心。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州委、州政府決定,從今天開始進入第三階段脫貧攻堅“百日攻堅戰”。命令如下:
一、以踐行“五大新發展理念”、守住“兩條底線”和“五個綠色”為宗旨,著力創建“脫貧攻堅·五個綠色”小鎮。聚焦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目標,堅持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新發展理念,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以省委“五個綠色”戰略為引領,著力創建“脫貧攻堅·五個綠色”小鎮,深入推進脫貧攻堅暨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確保打好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
二、以脫貧攻堅為統籌,全面啟動“脫貧攻堅·五個綠色”小鎮創建。堅持圍繞脫貧目標,確保完成年度攻堅任務。2016年12月31日前,全州要實現10.01萬以上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下降4.3%、200個貧困村出列、12個貧困鄉(鎮)“摘帽”;完成第一批43351人的易地扶貧搬遷任務;望謨縣原麻山鄉實現整鄉搬遷;高標準、高質量全面啟動第一輪33個“脫貧攻堅·五個綠色”小鎮創建工作。通過“脫貧攻堅·五個綠色”小鎮建設,直接和間接帶動全州43.23萬人實現脫貧。
三、以“綠色小鎮”為平臺,引領“脫貧攻堅·五個綠色”小鎮為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作貢獻。圍繞省委“五個綠色”的部署,按照陳敏爾書記提出建設“美麗鄉村,綠色小鎮,山水城市,和諧社區”的要求,發展綠色經濟、建造綠色家園、完善綠色制度、筑牢綠色屏障、培育綠色文化,遵循“精準定位、規劃先行,產業支撐、產城結合,文化引領、文旅融合,創新驅動、綠色發展,政府主導、四方聯動,分類指導、分級負責”的基本原則,把生態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小鎮建設過程,彰顯自然景觀、建筑風格、民族風情和文化品位,完善功能,配齊要素建設綠色小鎮,保護好生態環境,實現融入式、可持續發展。
四、以“四方五共”為路徑,積極穩妥把“脫貧攻堅·五個綠色”小鎮建成黨群共生的民心工程。州、縣兩級搭建政府、工商聯(企業)、搬遷群眾、社會中介四方一同“共商、共識、共建、共享、共擔”的平臺,通過運用“四方五共”工作法,充分發揮民意調查工作功能,全方位與群眾共商,形成共識,共建小鎮,共享發展,共擔責任,使“脫貧攻堅·五個綠色”小鎮成為民心工程,黨建扶貧成為民心建設,實現黨和群眾共生。
五、以“七個搬出”為靈魂,努力使“脫貧攻堅·五個綠色”小鎮成為搬遷群眾的幸福家園。全州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創建“脫貧攻堅·五個綠色”小鎮,要堅持以“七個搬出”為靈魂,圍繞搬出渴望、搬出文化、搬出產業、搬出倍增、搬出尊嚴、搬出動力、搬出秩序,創辦好社區課堂,實施好倍增計劃,設計好相關業態,建設好社區服務中心,努力使搬遷群眾能夠留住“故土情”,體會“鄉愁味”,增強“獲得感”,共同建設幸福新家園。要牢牢把握搬心、搬神、搬產、搬家四個重點環節,尤其把“搬出神、穩住人”作為關鍵的關鍵,把搬遷群眾千百年來在大山里傳承的文化遺存、民族風俗、傳統工藝等,原原本本、“連泥帶水”地搬到城市小鎮,讓搬遷群眾在新家園既能心有文化歸屬,又能融入文化產業鏈條,真正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生活好。
六、以全域旅游為標準,促進“脫貧攻堅·五個綠色”小鎮彰顯特色。堅持以“風光風情風物、綠色特色景色、生產生活生態、宜業宜居宜游”為創建目標,每個“脫貧攻堅·五個綠色”小鎮至少要按照3A級景區標準配套建設相應的公共基礎設施和旅游發展項目。堅持“旅游+”理念,努力形成旅游+生態工業、旅游+現代農業、旅游+特色文化、旅游+休閑服務等業態,實現工、農、文、旅多元融合發展,努力把“脫貧攻堅·五個綠色”小鎮建設成為獨具黔西南特色的山地旅游小鎮,助推全州大山地旅游全域發展。
七、以產城景文融合為框架,統攬“脫貧攻堅·五個綠色”小鎮又好又快發展。“產城景+文化”是黔西南打造國際山地旅游城市的優勢,是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方向。要牢固樹立“產業是支撐、文化是靈魂、生態是根本、旅游是主線、脫貧是目標”的理念,培育主導產業,加快產業發展,聚焦綠色小鎮,凸顯景區要素,建成旅游小鎮,堅持文化引領,挖掘文化內涵,推進產城景文在小鎮建設中相得益彰、融合發展。
八、以“5個100工程”“六項行動計劃”“五個一批”為支撐,依托“脫貧攻堅·五個綠色”小鎮創建實現各項工作綱舉目張。各級各部門要緊緊抓住實施“5個100工程”、同步小康“六項行動計劃”和脫貧攻堅“五個一批”工程等政策機遇,整合土地、項目、資金等資源,多管齊下,多方發力,通過創建“脫貧攻堅·五個綠色”小鎮,統領脫貧攻堅,重點突破,產業轉型升級,城鎮化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實效,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最終實現脫貧攻堅、同步小康目標。
九、以“十個一工程”為基礎,鼓勵各地創造性地抓好“脫貧攻堅·五個綠色”小鎮建設任務的落地落實。堅持以實施“十個一”工程即“一個規劃定位、一個主導產業、一個溫馨小區、一條特色街區、一個主題廣場、一個文化展館、一個商旅市場、一套環保設施、一個眾創平臺、一個種養園”為基礎,結合各地實際,充分挖掘產業、文化、旅游等特色優勢資源,避免同質化、重復建設。全州所有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4個全省極貧鄉鎮都要開展“脫貧攻堅·五個綠色”小鎮創建工作,同時鼓勵各縣(市)、義龍試驗區結合特色小城鎮建設需要,申報創建“脫貧攻堅·五個綠色”小鎮,并創造性地抓好小鎮建設各項工作的落實。
此令,請遵照執行。
( 中共黔西南州委 黔西南州人民政府 2016年11月11日)
分享到:
頻道推薦
平臺矩陣
會員登陸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