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龍新區“五舉措”保障“雙碳”工作有序推進
今年以來,義龍新區聚焦“碳達峰、碳中和”剛性指標,積極參與氣候治理、應對氣候變化、維護生態安全行動,著力在產業選擇、工藝改造、節能利用、生態碳匯、綠色生活上下功夫,扎實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落實產業低碳,強綠色發展。充分發揮黔西南州高質量發展“試驗田”作用,圍繞“一區四園”的功能定位和一個園區、一個主導產業、一個行業領軍型企業的發展思路,按照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要求,狠抓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發展新材料、生態載能、醫藥康養等產業集群。截至目前,共簽約綠色產業項目33個,簽約資金229億元,開工產業項目26個。
落準技改控碳,強綠色生產。深入開展全區工業企業降碳排查整改,通過安裝抽煙收煙系統、袋式除塵器、環保布袋、噴淋、增壓風機等基礎措施,不斷提升生產降碳防污工藝,降低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把全面實施技改作為剛性約束。截至目前,完成對生態環境影響突出的20余家冶煉行業企業的技改工作,基本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要求,綠色GDP不斷提升,逐步形成綠色生產態勢,有力改善新區生態環境質量。
落地節能降碳,強綠色開發。加大對重點用能企業的監測力度,對幾大重點用能企業進行現場節能目標及措施考核,對高耗能、低產值的企業實行限電、限產的方式,同時要求制定節能措施,按時整改,尋找轉型路徑。今年以來,能源消費總量164.6萬噸,低于年初目標值,能耗目標超額完成,重點監管企業碳排放量388.5萬噸,同比降低23.7%。在招商引資上,支持技術先進、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落地,以光伏、風電裝備制造為核心的上下游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園,目前共引進項目12個,總投資預計100億元,總占地約2000畝。
落細生態消碳,強綠色建設。開展綠色生態新區行動,實施石漠化綜合治理、退耕還林、低產低效林改造、退化林修復等重點項目工程。2021年計劃實施石漠化綜合治理封山育林4500畝、退耕還林面積8000畝、人工造林3000畝。通過播撒草籽、種植藤本植被和施肥養護等措施推進頂效振興建材、匯隆砂石廠等28家礦區復綠工作,目前已完成13家復綠驗收,15家正在推進中,復綠面積600余畝,不斷提升碳交換率,營造碳中和林,為全州碳中和作出示范。建設“一線穿六湖”城市景觀帶,建成新區城市主干道路網、內部連接路網、綠色園區路網394.3公里,道路綠地率達38%,遠高于城市道路綠地率指標。
落實生活減碳,強綠色消費。圍繞“世界環境日”“貴州生態日”“全國低碳日”主題活動,從“衣、食、住、行、用”五大領域闡述低碳內涵,舉辦形式多樣、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聚焦“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發放各類生態環保、低碳生活宣傳手冊3萬余份,備足新能源公交車87輛、新能源出租車260余輛,全區所有單位實行綠色辦公,鼓勵居民買菜時自己帶上菜籃子、少購一次性產品等方式,倡導家庭和居民積極踐行低碳生活方式。
(邰貴林)
責編:盧生龍
頻道推薦
平臺矩陣
會員登陸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