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龍:人才匯聚 共話“一區三城六鄉”綠色新安龍建設

今年,貴州省委決定將每年4月第四周的星期五確定為貴州“人才日”,以專屬節日形式禮敬人才。今天正值貴州省首個“人才日”,安龍縣融媒體中心對全縣部分行業和各行業和領域的高層次人才進行了專訪,大家紛紛表示將立足工作崗位、發揮專業和領域特長,為“一區三城六鄉”綠色新安龍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安龍縣人民醫院副主任護師 趙建蘭:作為一名急診科的護士,科室業的務骨干、質控小組組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協助護士長做好科室管理和各項護理工作的開展,做好傳幫帶,開展好低年資護士的技能、理論、培訓及實習生帶教工作,為提高護理質量而努力。
安龍縣人民醫院主任醫師 黃芝芹: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做好學科帶頭人,立足于自己的崗位,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積極參與醫院的義診,加強醫務人員隊伍的建設,做好傳幫帶,做好全科醫生培訓,住院醫生規范化培訓的工作,發揮急診急救特色優勢,建成急診急救一體化,加強對基層醫院的幫扶,特別是急診急救的幫扶,進行急診急救科普知識宣傳,加強老年化健康服務,為發展綠色新安龍做好健康保障。
安龍縣人民醫院副主任護師 宋明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堅持高標準,高質量,嚴格要求自己,在管理與服務上下工夫,發揮自己較強的理論基礎、操作技術、溝通能力的特點,對科室護理人員制定理論、技能、護理查房、新業務、新技術的開展培訓,真正做到傳幫帶,通過自己努力培養和帶動一批護理骨干,提升全院的護理質量,為患者提供優質有序的護理服務,真正讓患者滿意。
安龍縣婦幼保健院主任醫師 余毅:我們要加強醫療質量管理,努力為患者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堅持為病人著想,為廣大醫務工作者樹立廉潔行醫的榜樣,要深入調研,找準影響我縣婦女、兒童健康疾病的原因,制定有效預防措施,為創建服務好、質量好、醫德好、群眾滿意地婦幼保健院做貢獻,同時,發揮自身優勢,為安龍縣婦幼保健院積極培養專業技術人才,促進我縣婦幼健康發展。
安龍縣人民醫院主任護師 趙薈:作為全縣唯一具備正高職稱的護理專業技術人員,積極組織醫務人員走進社區、學校、機關單位,講解疾病常規救治知識,提升群眾疾病救治意識,引導群眾將健康意識由治療疾病轉化為預防疾病,為實現健康安龍打下堅實的基礎。
安龍縣人民醫院主任醫師 謝勇:在黨史學習教育之際,以“我為群眾辦實事”為工作抓手。重點做好以下幾件事,第一是在公立醫院公益性上樹品牌。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公益為先,重點抓好就診流程的優化,改善患者就醫感受。同時在我們門診的設立高層次人才綠色通道。對持卡的高層次人員,我們采用工作人員導診,工作人員協助辦理就診及住院手續,便捷人才的服務機制。第二,要做好創新學科建設,補齊我們的短板。第三,就是創新人才引進培養機制,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國家公立醫院改革的要求,保基本、強基層、建基礎,充分發揮我們縣人民醫院龍頭作用。進一步抓好醫療集團的建設和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充分發揮縣級醫院的優勢,讓資源下沉、優勢資源互補,我們還將把我們縣醫院的專科門診、專家門診開到衛生院,讓老百姓足不出戶,就能夠感受到縣級醫療資源,也讓我們公立醫院黨的政策,惠及我們安龍縣基層老百姓。
安龍縣中小學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 趙煦:作為一名正高級教師的校長,我愿同老師們一道,在縣委、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下,兢兢業業干好本職工作,為學生服務,為老師服務,為安龍教育發展盡力!在安龍“一區三城六鄉”的建設中,我們一定在安龍縣委、縣政府領導下,學習黨史,不忘初心,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教導,帶領全校教師,做“四有”好老師,為黨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安龍縣中小學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 楊芳:作為百年老校,它是有很深的文化底蘊的,我們將把我們安龍的張之洞文化和我們安龍的歷史文化都把它拿進去,首先在目之所及的地方進行黨的文化、鄉土文化的建設,讓孩子們感受文化的熏陶,讓一草一木皆育人,一墻一筆皆說話,讓孩子們在書的陪伴下成長,使他們了解黨史、走進黨史,感恩黨,跟著共產黨,熱愛自己的家鄉,樹立遠大的目標和理想。
安龍縣中小學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 劉光書:下一步,我將充分發揮教育局教研室、安龍一中雙肩挑職能,借力、借智、借梯,開展結伴鄉村行動,為實現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竭盡綿薄之力,利用名師工作室平臺,培養優秀教師團隊,創新科研機制,推進民族地區基礎教育提質工程,探索轉型提質策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建設“書鄉安龍”,振興安龍教育貢獻力量。
安龍縣省級人才基地負責人 孫墅東:我們通過人才基地,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特別是農戶,利用當地我們的優勢資源,有那么多林地,學會技術然后去發展、去帶動,通過林下經濟的發展,也是未來我們鄉村振興的產業,讓更多的人才參與進來,不但老百姓增收致富了,同時人才也培養出來了。
安龍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 陳萬祥:我將一如既往,將所取得地成果和工作經驗毫無保留的傳輸給我縣農業產業發展中需要技術的民眾和企業,一、發揮科技特派員引領作用,帶領好團隊,深入基層一線,做好先進適用農業技術的推廣運用工作,培訓好新型職業農民和科技二傳手,二是抓好農業產業化建設工作,引進先進的技術、生產工藝和管理經驗,推廣綠色循環產業發展模式,為全縣“一區三城六鄉”綠色新安龍建設做好技術服務和指導,貢獻自己的力量。(來源:安龍新聞 記者:張致剛 龍 彪)
頻道推薦
媒體矩陣
會員登陸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