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體旅融合發展樣本 “山旅會”成助推脫貧攻堅和經濟發展利器
農耕文明時代,平原最值錢;工業文明時代,沿海最值錢;現在到了生態文明時代,山岳最值錢。山地資源已日益成為人類共有的寶貴財富,成為引領全球旅游業潮流的重要力量。
近年來,黔西南州圍繞打造國際山地旅游目的地、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目標,以辦好國際山地旅游暨戶外運動大會為主抓手,走出了一條文體旅融合發展的特色道路,開辟了山區群眾致富奔小康的特色路徑。
以體促旅 帶來多重效益
黔西南自然風光神奇秀美,匯聚了峰林、高原湖泊、瀑布、峽谷、地縫、天坑、高山草原等豐富的山地資源,為發展山地旅游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同時,多彩的民族文化也為黔西南增添了獨特魅力。
如何將這些先天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動力,是關系到黔西南民眾福祉的大事。
幾年前興起的全民健身熱讓黔西南找到了發揮自身優勢的最佳切入點。黔西南主動適應旅游者的需求,依托山地資源優勢和民族文化底蘊,大力培育開發徒步、自行車、越野車穿越、野釣、漂流等各類山地戶外運動賽事活動,不斷豐富山地旅游內涵,帶動文體旅產業融合發展。
為推動體育與旅游深度融合,促進戶外運動發展,黔西南州編制出臺《黔西南州山地戶外運動專項規劃》,持續打造全方位的戶外休閑體育運動賽事和活動,并結合旅游業發展推出精品山地戶外運動休閑旅游產品和路線,全力打造國際山地旅游目的地,為營造創業創新的發展環境,推動黔西南經濟社會創新發展而積極努力。
如今,黔西南重點打造的萬峰林徒步穿越運動區、萬峰湖野釣、水上運動區、晴隆24道拐、貞豐三岔河、興義萬峰林、安龍篤山國家山地戶外運動示范公園等數十項旅游與戶外運動娛樂項目,已經成為響當當的旅游品牌,能充分滿足游客健身體、游山地、賞民俗的全域旅游需求。
以體促旅為黔西南帶來了多重效益。
在體育賽事的促進下,舉辦地的旅游交通、旅游商品、服務設施不斷加強,第三產業加速發展。更重要的是,通過以山地旅游為龍頭的全產業發展體系,黔西南州大力推動旅游扶貧普惠大眾。
2015年以來,黔西南州陸續投入700余億元,建設旅游項目357個,旅游產業逐步實現品牌化發展。經過幾年的發展,全州形成了特色水果采摘園、農家樂和民宿客棧等一批農業休閑觀光、鄉村度假旅游產品,助推“農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農地變產地、農房變客房”。依托山地旅游業不斷延伸的產業鏈,全州入境旅游消費規模保持持續擴大態勢,群眾逐步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自2014年以來,黔西南州旅游人數從1526.68萬人次增加至6338.76萬人次,旅游總收入從112.01億元上升到509.01億元,年均增速達30%以上。目前,全州旅游業已累計帶動7.32萬貧困人口脫貧,旅游產業成為全州脫貧攻堅的支柱產業,其中山地旅游功不可沒。
一個大會 帶來重要轉變
黔西南州得以實現文體旅融合發展,山地旅游是重要抓手。
2015年10月,首屆國際山地旅游暨戶外運動大會在黔西南成功舉辦。這個以山地旅游為主題的國家級、國際性峰會,通過推廣健身休閑運動方式,推動旅游與體育深度融合,辦會理念高度契合人們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向往高品質生活的愿望。自此,黔西南州全域山地旅游開啟新篇章,國際山地旅游大會成為助推脫貧攻堅和經濟發展的利器。
大會在2016年發布的《國際山地旅游減貧宣言》中提出,山地旅游是創造體面就業、增加收入、消除貧困和促進公平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減貧是發展山地旅游的重要使命和美好愿景。在這樣的共識推動下,黔西南山地旅游業發展向著扶貧減困的目標砥礪前行。
每年國際山地旅游暨戶外運動大會舉辦期間,黔西南均配套舉辦國際山地戶外運動挑戰賽、亞洲山地競速賽、全國攀巖錦標賽、山地越野跑公開賽、汽車拉力賽等系列山地戶外運動賽事,有力帶動周邊經濟發展、群眾增收。同時,大會還搭建開放創新的峰會研討平臺,為黔西南山地旅游業和社會經濟發展建言獻策。
目前,國際山地旅游暨戶外運動大會已在黔西南州連續成功舉辦四屆,大會國際化水平不斷提升,山地特色愈發突出,活動賽事也更加豐富。隨著大會的不斷成長,相信黔西南州山地旅游業將持續穩步發展,續寫助力經濟發展的壯美篇章。(來源:黔西南日報 “同期兩會”宣傳組供稿)
頻道推薦
媒體矩陣
會員登陸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