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龍海螺盤江水泥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亮點黔西南訊 “這里的變化真是太大了,才幾個月的時間,原本荒蕪不平的山頭如今是廠房林立、機聲隆隆……” 正值黨的十八大召開之際,近日,筆者走進安龍縣海螺盤江水泥項目施工現場,隨行的新橋鎮海子壩村支部書記普朝陽由衷地嘆道。
初冬時節,陰雨綿綿。行走在海螺水泥項目施工現場,到處可見拔地而起的廠房,揮舞著鋼鐵巨臂的裝卸機、挖掘機不時發出“咯咯”的響聲,工程運輸車輛來回地穿梭,工人們冒著嚴寒各自忙碌著,現場機器聲、號子聲不絕于耳,久久地回蕩在空曠的山谷,好一幅熱火朝天的現代化施工景象。
海螺盤江水泥項目是安龍縣加大招商成功引資的項目之一,廠區位于新橋鎮海子壩村寶山組,項目總投資13億元,占地面積約480畝,規劃建設兩條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并配套建設2X6MW低溫余熱發電系統。分兩期建設完成,一期投資6.5億元,年產水泥100萬噸,實現年產值4億元;二期投資6.5億元,實現總產值8億元。項目投產后可吸納各類人才及當地600余人就業,每年還可帶動當地周邊群眾創收2000萬元,帶動就業人員2000人以上。
“海螺集團沒有來開發時,這里到處是是光禿禿的山坡,土地貧瘠,交通不便,村民們一直過著傳統的農耕生活。現在卻不一樣了,村民們領到安置補償費后,大家都搬到鎮上集中居住,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有的做起了生意,有的跑起了運輸,生活發生了較大的改變,這些都得益黨委政府對海子壩村的支持和厚愛, 得益海螺集團到這里開發。” 談起海螺盤江水泥項目開工前后的情況,村支部書記普朝陽滔滔不絕地說道。
海螺水泥項目自今年2月開工建設以來,因配套設施不完善、部分村民不理解、不支持,工程曾一度受阻,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程的進度。為確保項目工程的順利推進,安龍縣投入資金90余萬元在項目區建設了供水工程,積極協調和組織相關部門為項目建設拉通了專門的供電線路。同時,積極宣傳發動、全力做好群眾安置補償等工作,僅用一個半月的時間就完成了120多戶農戶的搬遷,切實為項目的建設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感謝黨委政府為我們企業保駕護航,不僅為我們接通了水電,搬遷了農戶,而且還經常深入廠區現場辦公,給了我們的很大的支持和幫助,保證了工程的進度,我們有信心保證在明年下半年正式點火投產。”海螺盤江水泥項目礦山分廠廠長郭家才信心十足地告訴筆者。
據了解,海螺盤江水泥項目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動下,施工單位精心組織,大力投入人力物力財力,晝夜施工,嚴把項目建設安全關、質量關,加快推進項目進度,工程呈現出進度快,效果好的良好勢頭。截止目前,海螺盤江水泥項目已完成征地、拆遷、場地平整,道路開挖、部分廠房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涉及的廢氣處理、生料庫、窯中、窯尾、熟料庫、水泥庫等重要子項目正在加緊建設,熟料主廠區和水泥粉磨區正全面加緊施工。工程已完成投資1.5億元,占工程量的20%以上,廠區建設初具規模,預計明年8月可建成投產。(楊 煜 報道)
















